當前,我國網購用戶已超9億人,越來越便捷的支付手段讓網絡消費體驗更加“絲滑”。但免密支付、自動續(xù)費等方式在簡化付款流程的同時,也成為一些平臺“套路”消費者的手段,暗藏誘導消費陷阱。如何避免支付“便捷”變“踩坑”?怎樣才能織牢消費者權益保護網?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免密隱患不容忽視
近期,消費者李女士在查看支付寶收支明細時,發(fā)現一筆來路不明的自動扣款,與客服溝通后得知,是因為點擊了某購物平臺上的抽獎鏈接,跳轉至第三方支付平臺后被自動扣款。未購買任何服務卻因免密支付“被消費”,李女士氣不過,投訴到中消協,追回了扣款。
李女士的遭遇不是個案。5月,中國消費者協會發(fā)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免密支付、自動扣款已成為誘導消費的主要元兇。一些網絡保險銷售廣告以低價或免費為誘餌,誘導消費者購買或體驗后連續(xù)自動扣款;有的短視頻平臺推送離奇浮夸的“微短劇”,以極低價格誘導觀眾觀看并默認開通免密支付,自動播放下一集并按集扣費。
截至5月末,在網絡投訴平臺“黑貓投訴”的累積案例中,有近5萬條投訴中包含搜索詞“免密支付”,涉及眾多網絡平臺和應用。大量投訴反映用戶在不知情或未經同意的情況下被“私自”開通免密支付,也有用戶在不知情時被免密扣款、盜刷。
江蘇省消費維權公益律師團成員、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孫韜認為,免密支付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提升用戶體驗,減少支付過程中的繁瑣操作。然而,不少消費者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免密”,甚至因此遭受經濟損失。
留心套路小心“坑”
為推廣免密支付、自動續(xù)費,不少網站和商家花樣百出,消費者要留心這些套路,避免“踩坑”。
警惕默認勾選開通,以防扣款“悄無聲息”——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蔽合壬罱榱讼轮Ц秾殻馔獍l(fā)現自己居然與打車平臺、共享單車租車平臺、停車服務平臺、電商平臺等10多家機構,簽約了免密支付或自動扣款的服務。
專家提醒,一些網站或應用在支付頁面,常常自動勾選開通免密支付選項,并用“0元下單”“極速付款”等模糊表述誤導客戶,而相關免密支付提示字體小、顏色淺,用戶稍不留神就會“被同意”。
小心“價格刺客”,遠離首月低價、次月高價——
免密支付通常和自動續(xù)費綁定開通,支付渠道可不驗證會員賬戶密碼、支付密碼、短信校驗等信息,從用戶綁定的賬戶中直接扣劃下一個周期的費用。
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的留言中發(fā)現,有網友用0.88元購買了某音樂類App首月會員,并默認自動續(xù)費,次月被自動扣款時才發(fā)現會員價格變成每月15元。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相較于顯眼的首月開通價格,自動續(xù)費說明和次月價格往往不明顯,稍不注意極有可能忽視。不少消費者次月按高價自動扣費時,才發(fā)現價格相差較大。
切記逐個端口關閉,解除免密支付莫嫌煩——
與簡單幾步便開通相比,免密支付的解約相對復雜。個別平臺或應用中,消費者要想取消免密支付,還會被以詢問關閉理由、承諾持續(xù)改進等一再“挽留”,自動續(xù)費更是一鍵開通、N鍵取消。
北京的莊女士告訴記者,她曾開通某網盤包月會員,并立刻通過App關閉了自動續(xù)費,可次月仍收到了扣費消息。聯系客服后得知,除了在App上取消續(xù)費,如果通過蘋果訂閱渠道開通的,還需要在蘋果賬號中退訂;如果通過支付寶或微信購買,則要到相應App中進行取消操作。
織牢消費者權益保護網
劉俊海說,將于7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重點細化了經營者義務,對自動續(xù)費等新領域新問題作出了專門的規(guī)定,也有助于引導經營者合法合規(guī)提供免密支付服務。
根據條例,經營者采取自動展期、自動續(xù)費等方式提供服務的,應當在消費者接受服務前和自動展期、自動續(xù)費等日期前,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
市場監(jiān)管總局副局長柳軍近日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針對網絡消費可能會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持續(xù)優(yōu)化網絡消費環(huán)境,更好維護廣大網絡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消費者提高警惕和加強自我保護也很重要。專家表示,目前支持免密支付的網站可設定單筆支付限額,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也能設置單筆、單日免密支付限額,消費者可根據自身情況設置額度。
劉俊海說,消費者要仔細閱讀相關服務條款、定期檢查賬戶交易記錄等,看好自己的錢袋子。
據新華社
鏈接
如何取消免密支付?
一、微信取消免密支付
步驟1:打開微信,點擊下方最右側的“我”,接著點擊上方的“服務”;
步驟2:點擊“錢包”,進入錢包界面;
步驟3:點擊“支付設置”,緊接著點擊“免密支付”,在這里就可以選擇你要關閉的項目了。
二、支付寶取消免密支付
步驟1:打開支付寶,點擊右下角的“我的”,緊接著點擊右上角的“設置”按鈕;
步驟2:在設置界面中,找到并點擊“支付設置”;
步驟3:點擊“免密支付/自動扣費”,然后就可以選擇關閉小額免密支付以及看到有哪些第三方軟件使用了這個服務。
類似的,美團、抖音等App也可以在相關的支付功能頁面手動關閉“免密支付”功能。
警方提醒:在數字時代,“免密支付”為大家?guī)砹烁憬莸闹Ц扼w驗,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安全隱患,大家要提高自身對支付安全的重視;大家在使用“免密支付“功能時,應同時啟用手機的鎖屏密碼和支付應用的二次驗證功能,以增強安全保護。
稿件綜合網絡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