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B/D0/B9/6F699FB5E7DAF5D56FCA48E1CC8_E546D22B_694A.jpg)
猴年農(nóng)歷正月初三四世同堂一家人(資料圖)
智建英為了婆婆生活方便,總要把洗臉?biāo)f在炕上,放在婆婆面前;婆婆的一雙“解放腳”由于血液循環(huán)差,經(jīng)常發(fā)冷,她親自為婆婆泡腳、洗腳、修剪指甲;遇到天氣冷,她生怕婆婆著涼,就把自己的衣服讓婆婆穿著;遇到過節(jié)改善生活,盛飯時總是給婆婆碗里盛得又滿又多,還囑咐婆婆說“沒事兒,吃不了,剩下我吃?!毙榈停槥楦?。孝是衣、食、住,是物質(zhì),順是理順家庭,讓家人安樂自得,和諧和睦。
智建英的丈夫王富田兄妹6個,他們不僅都非常孝順老人,而且兄妹之間、妯娌之間的關(guān)系也處得很好,是鄉(xiāng)親們公認(rèn)的和睦大家庭。在父親病重時,兄妹六個都是孝順子女,為父親盡到了孝心。他們的父親去世后,作為三媳婦的智建英,每天總是抽空幫婆婆做家務(wù),和老人拉家常、噓寒問暖。老人四代同堂,生活幸福,穿戴整潔,容光煥發(fā),精神狀態(tài)很好,看上去像80多歲的樣子。筆者曾經(jīng)問老人:“媳婦好不好?您幸福不幸福?”老人回答說:“親閨女做到這個程度也足夠了,她照顧得真是沒話說,現(xiàn)在兒孫一共57口人,你說我多幸福呀?!?/p>
智建英的一雙兒女從小就懂得:家里有了好吃的,總是先遞給奶奶。她的兒女早已成家,都在外地打工。逢年過節(jié)回來,第一份“重禮”必會早早送到奶奶面前,智建英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她的行為傳遞了孝老敬老的好家風(fēng),也為自己的兒女做出了表率。智建英的兒媳王慶華說:“我爸(公公)、我媽(婆婆)照顧了我奶奶這么多年,雖然我來這個家較晚,可通過逢年過節(jié),日常生活當(dāng)中,我媽媽(婆婆)對奶奶的愛心和孝心,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也成為我學(xué)習(xí)的榜樣?!?/p>
身為丈夫的王富田看在眼里,心里除了感動、感激,更多了一份愧疚:“家里照顧老母的生活細(xì)節(jié)從來不用我操心,全是她安排了。唯獨她的衣服鞋子總是洗洗再穿,舍不得去買新的,現(xiàn)在身上穿的衣服、鞋,都是媳婦和女兒給她買的??傊瑸榱诉@個家,我覺得挺虧欠她的。”懂事的小孫女對王富田開心地說:“爺爺我們看著你和奶奶、姑姑、爸爸、媽媽這樣愛老奶,等你們老了,我也會這樣愛你們……”頓時,全家人樂開了花。
智建英,就是這樣一個樸實的農(nóng)村婦女,她的真情、她的善舉,被村上的父老鄉(xiāng)親和左鄰右舍傳為佳話,贏得了村上男女老少的一片贊譽。當(dāng)筆者與智建英道別時,她深有感觸地說:“我所做的都是一些家庭平凡小事,都是分內(nèi)的事,都得益于婆婆一生與人為善,與鄰為伴,尊老愛幼、助人為樂的傳統(tǒng)家風(fēng)。”
(責(zé)任編輯: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