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省賀州市讀者 陸 樺
退休閑居后,我開始習字,目前已有4年。初學《勤禮碑》,顏老先生的字體端莊雄偉,我總覺得筆不聽指揮,差點放棄。朋友告訴我,練字首先練心,心靜方可寫字,這就是修身養(yǎng)性。明白道理后,我每天上午8點到10點練字,堅持了兩年。老年大學書法學習班結束時,我的作品獲得老師和同學一致好評。
在老師建議下,我又開始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序》。從結體到用筆,皆與唐楷不同。過去是“走”現(xiàn)在要“跑”,要“跑”出氣韻,“跑”出靈動。一開始我是“踉踉蹌蹌”,幾個月后,才逐漸找到感覺。這天下第一行書,千變萬化,夠我修煉一生了。
偶爾寫出一幅感覺較好的習作,懸掛墻上,自我欣賞。但很快看出毛病叢生,書法技藝掌握難度很大!讀過《賣油翁》,知道百步穿楊神技不過“唯手熟爾”,書法需勤學苦練,于是一邊堅持,一邊享受。
今年中秋前喬遷新居,我書寫“家和萬事興”貼于門前,老伴夸我寫得好,我不免欣喜。書法進步緩慢,不要緊,活到老寫到老,“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慢慢來。重要的是,我從中獲得了快樂。
(責任編輯:盧相?。?/p>